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保险证券 » 保险课堂 >> 正文

保险课堂

平安人寿保险宿迁中心支公司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 以案说险:老年人请警惕投资陷阱
江苏消费网 (2024-05-29) 来源:平安人寿江苏分公司
阅读: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缺乏金融风险识别能力,针对老年人非法集资的违法犯罪案件不断出现,不仅给老年人带来了经济损失,还让老年人的身心,精神遭受痛苦。

  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应当审慎经营,依法保障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的财产安全。

  案例回顾

  1、客户临柜,申请退保

  一位退休老人李女士来到平安人寿柜面,表示要退保并要求尽快到账。柜员发现客户神色紧张,便耐心询问李女士退保资金用途,提醒李女士注意资金安全。

  李女士说有位熟人“推荐”她合伙投资热门的“养老公寓”项目,“利息”高达每年12%,还可以获赠很多礼品,并叮嘱李女士先不要告诉家人,声称现在人民币贬值厉害,要选择投资收益高的项目,才能跑赢通胀,现在投资的模式是把大家投资的钱汇集起来拿去做这个大项目,盈利后再给投资人返利,投资越高返利越多。李女士手头没有那么多资金,于是想到来保险公司退保。

  2、侵犯消费者权益,柜员及时劝阻

  柜员察觉异常,这么高的收益率,是一种典型的非法集资行为,李女士缺乏金融风险识别能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许诺高额投资回报引诱老年人上当,侵犯了消费者财产安全权与知情权。

  柜员向李女士详细了解情况后,表示其可能遭遇集资诈骗,并讲述了相关案例。柜员耐心向李女士讲解了风险防范的知识,同时建议其多与家人商量。在工作人员的风险提示及家人劝阻下,李女士对该“投资项目”做了进一步了解,意识到自己险些陷入非法集资的骗局,最终没有参与该项目,保障了个人财产安全。

  案例分析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本案中,消费者李女士缺乏金融风险识别能力,险些落入“高收益投资”的非法集资骗局,经过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劝阻,李女士认识到此类“高收益投资”的风险,同时提升了风险识别能力,更好地保障个人财产安全。

  温馨提醒

  1、防骗小技巧

  天上不可能掉馅饼,消费者需警惕不法分子以高回报理财、低息免息贷款等诱使消费者转出资金实施诈骗的违法行为,高收益即意味着高风险。

  消费者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金融产品,遇到投资理财的宣传,不透露个人信息等;对免费赠送礼品、提供免费聚餐或旅游提高警惕,不轻易动心。

  绷紧防范意识这根弦,防止陷入骗子的套路。

  2、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

  老年人子女应该给予父母更多的陪伴与关爱,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联动起来,最大限度挤压犯罪分子“行骗空间”,让养老诈骗无处遁形,守护老年人幸福晚年。(田健)

编辑:刘军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