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国内消费 >> 正文

国内消费

8年申遗之路将有新进展 南京或成明城墙申遗牵头城市
江苏消费网 (2014-06-24) 来源:中国江苏网
阅读:

  南京明城墙标营段.记者邵丹摄(资料图片)

  

 

  中国江苏网6月24日讯 大运河申遗成功了。在为大运河、为扬州欢呼高兴的同时,相信不少南京市民心里有根弦被拨动了一下:包括南京在内的明城墙申遗之路也进行不少年了,什么时候也能来个大欢呼?昨天,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向记者透露,就在马上到来的7月初,一个“全国城墙申报联席会议”将在南京举办。届时将有重要进展会发布。

  疑问一申遗之路为何这么漫长?

  贺云翱是“中国明清城墙”申遗文本的编纂负责人,曾担任明孝陵申遗工作小组组长。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明孝陵申遗期间,南京就有了“明城墙申遗”的设想。当时,贺云翱与来宁考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探讨了南京还有哪些申遗“潜力股”,其间提及最多的便是明城墙。

  2006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南京、西安与辽宁兴城三地联合申报的“中国明清城墙”榜上有名,南京明城墙的申遗之路由此开启。

  2012年11月,国家文物局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进行了更新,入围新名单的项目从2006年的35项增至45项,“中国明清城墙”依然在列,此时联合申遗团队又多了5名新成员——湖北的荆州、襄阳,安徽的寿县、凤阳和浙江临海。

  8年间,城墙申遗团的成员不断增加,但申遗的脚步却似乎有些停滞。为何这么漫长?贺云翱解释说:“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定,限制是非常多的,很严格。比如说本体保护程度如何?这个价值是不是对全世界而言都是唯一的?而且不管你这个国家有多少好东西,每个国家每年就只能报一个。这个队不排不行。”

  疑问二到底哪个城市当牵头老大?

  虽然一开始就是由四地“打包”申遗,才进入了中国申报的预备名单,但是,由哪个城市来做牵头老大,却尚未有定夺。南京业内有文物专家曾经公开表示:“在‘中国明清城墙’组合申遗项目中,南京城墙原始长度和现存长度都是最长的。而从明城墙的档次上看,只有南京一家属于京师城池。因此南京应该当之无愧成为‘打包’申遗的‘龙头老大’。”

  但是,近10年来明城墙沿线新建的“假城门”和新开辟的城门加起来有十几座。这令相关的专家学者比较受挫。

  遗产项目要申遗,要具备真实性和完整性,而完整性又必须建立在真实性上,这是业内的共识。因此,有学者担忧,这些年的“假城门”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而城墙的养护不当也曾经被文物专家质疑过。

  昨天记者在询问贺云翱这些针对南京的质疑时,他表示,南京的不利因素确实存在,但尽管如此,南京仍然很有希望成为牵头城市,“等7月初的那个会开过之后,答案就会揭晓了。我只能说,南京很有希望,但其他某些城市也很有竞争力。”

  疑问三8月前能全线开放吗?

  世界杯正酣,青奥会即将来临。而关于“青奥前的明城墙”,一早就有市政府的规划为南京市民描绘了一幅蓝图,“南京明城墙目前尚存25公里,青奥会前22公里全面开放,另外3公里争取开放。市民可在城墙上跳广场舞,可以骑自行车。”

  不过,关于骑自行车的方案,后来据媒体报道又成了“踩黄包车”,据相关负责人解答,认为骑自行车会冲撞行人,还是改成黄包车安全,而且黄包车的轮胎也一定用最好的。

  有关文件中曾指出:既要让城市“显山、露水、见城、透绿”,也要亲近市民,让明城墙“看得见、走得通、进得去、摸得着”,必须成为保护利用好明城墙的“主线”。

  而记者另外了解到,其实7月初的这个会,也一早就在规划之中。那么届时,有关老百姓最关心的能在明城墙上做什么、什么时候能做的问题,也就能一一揭晓了。

 

  如何保护大运河

  完善预警平台、档案中心

  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江苏省文物工作者非常兴奋,奔走相告。他们表示,申遗成功,是大运河保护和利用的新起点。

  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刘谨胜昨天表示,江苏将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做好大运河保护与利用工作:1、继续发挥江苏省大运河申遗与保护会商小组的作用,不断完善协调管理机制。2、进一步加强大运河保护规划的落实,确保运河遗产保护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深入开展大运河沿线重点文物保护抢救、整理和展示工作。加强运河沿线非物质遗产及传承人的保护,有力地传承弘扬江苏优秀的运河文化。通过以上措施,使运河沿线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3、完善省、市预警和监测平台与档案中心功能运作,完善常态化管理。4、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5、积极开展大运河保护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对大运河保护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民众参与活动,让保护运河、传承文化、美化家园的理念深入人心。

  记者仲敏

  申遗经济效应

  “大运河”商标价值或增数倍

  昨日,记者从南京多家商标事务所了解到,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其商标价值面临数倍飞涨。统计显示,注册“大运河”商标的企业有108家,不过,已有44个“大运河”商标因到期未续约,与财富失之交臂。

  南京一家商标事务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经有工艺品、饮品、餐饮等行业的机构开始主动与商标事务所联系,期望以数万甚至更高的价格,与相关商标持有人,洽谈收购事宜。

  江苏宁海商标事务所副所长、品牌优生服务总监汪洋表示,占据自然地理优势的苏企,成为了注册“主力军”。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大运河”商标在不同类别,合计注册了108次,其中江苏企业占了45席。“但很遗憾的是,不少公司却没能坚持下来。江苏目前有效的仅22个。”汪洋告诉记者,数据显示,在108个大运河注册中,已经有44个到期。

  专业的商标投资客肖先生认为,餐饮类别的“大运河”商标,在申遗成功前,可能就值10万元,但如果被实力企业看中,可能会值百万甚至千万。记者黄阳阳

  -相关新闻

  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申遗成功

  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23日继续举行会议,审批各代表团提交的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申请报告,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申遗项目获批通过。

  被本届大会批准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包括重庆金佛山喀斯特、贵州施秉喀斯特、广西桂林喀斯特以及作为贵州荔波喀斯特遗产地拓展的广西环江喀斯特,总面积1186平方公里,其中提名地面积409平方公里,缓冲地面积777平方公里。

  专家表示,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之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期共同组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系列遗产,包含从高原到平原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反映了一个完整而独特的喀斯特演化过程,同时展示世界上最壮观、最多样的喀斯特景观。

  “喀斯特”也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是一种地貌特征。中国南方喀斯特一期由中国云南石林喀斯特、贵州荔波喀斯特、重庆武隆喀斯特共同组成,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评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并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本届会议批准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是第一期项目的拓展,不单独占用世界遗产名录名额。据新华社(仲敏)

 

 

编辑:刘军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